焦虑与“内在资源”丨好好工作系列

2019-08-111549

前言

工作遇到困难,这是在所难免的。可能最开始有些人认为,只要我们成长了,以后就能够事事游刃有余,但最终一般都会发现人生只会越来越复杂。永远有从未应付过的事情在未来等待着我们**

正如彼得原理陷阱所描述的那样,“在一个等级制度中,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”。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(胜任),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;其后,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,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。由此导出的推论是:“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。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。”

对于这种情况,有些人觉得还OK,甚至乐于接受挑战进行自我提升。但另一些人可能总是疲于面对工作的起起落落,他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在被一种无助感、焦虑感追赶。这种长期的焦虑无助,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:内在资源。一个长期焦虑,觉得无法在现实中游刃有余,很可能就是因为“内在资源不足”

内在资源不足常见三种情况

内在资源不足的人,在面对困难的现实时,可能出现以下的4种情况。

  1. 失去信心 这些人常常会感到莫名的恐慌和无助,认为自己必然会受到伤害。对他们来说,成功或失败、快乐与难过都是不可控的。当环境发生变化时,这样的心态尤为明显。比如,在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或者工作挑战时,他们可能会毫无理由地觉得,自己无法完成任务,而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来阻止失败的发生。

  2. 逃避现实 在遇到逆境、矛盾或危机时,这些人总会希望问题可以自行消失。在他们看来,问题是他们无法解决的。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逃离。他们也可能选择在精神上隔绝现实困境。比如,如果对于自己的工作感到不适应,很常见的情况是,一旦踏出办公区,就觉得工作跟自己毫无关系,一点都不想要理会和工作有关的任何事情。

  3. 情绪失控 容易情绪失控的人,即使受到很小的挫折,也会感到非常焦虑或不安。他们可能会立刻崩溃、大哭、无法自控地大发脾气、砸东西,甚至做出自伤或伤害他人的举动。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也较为冲动,当无法获得即时反馈时,会感到激烈的负面情绪。可能恋人或朋友一个小时没有回微信,他们就觉得天要塌了。

上述情型,都可能是由于一个人的内在资源(inner strengths)不足造成的。

什么是内在资源

内在资源,亦有文献称为本我力量/资源(ego strengths),本质上是一个人在面对痛苦、压力和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(sense of self)、整合自我的能力。可以说,正是因为拥有一定的内在资源,我们才能够区分自我和他人、想象与现实,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心境和外界环境。越是内在资源充裕的人,越能够做到这些

内在资源充裕的人,有以下共同特点:

  1. 能控制自己,他们认为自己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主导自己的人生,为自己做出选择。未来对于每个人而言,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而内在资源充裕的人,即使体会到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,依然会有向前发展的动力,相信自己有机会通过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

  2. 能够为自己负责。内在资源充裕的人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。在做出行动之前,他们既会为自己考虑,也会考虑他人的利益,并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。特别是,当他们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损失时,他们能够直面这样的结果,尝试做出改变或补偿,来修复关系,而非逃离现实或当场崩溃。

  3. 较高的修复力(Resilience)。内在资源充裕的人,能够和困境中的自己想出。他们可以接受人生和自己都是不完美的,可以接受自己遭遇失败和挫折。并且在自己遇到危机的时候,能够较为顺利的处理自己的内心变化,他们的内心是相对平静的而不会大起大落。

倘若一个人拥有丰富的内在资源,那他对于复杂的世事变迁将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。

如何重新获得内在资源

  1. 自我觉察 也就是说,我们首先需要能够了解自己,明白自己在内资资源方面的丰裕程度,并能够理解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出现的各种情绪。这是补充个人内心资源的第一步,我们必须让自己与负面情绪长时间面对、相处,并逐步的理解包容和表达他们。例如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,与自己进行对话,这将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内心情绪、理解自己的手段。
  1. 阅读文学作品 Margot Waddell在《内在生命》一书中提到,优质的虚构文学可能描绘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在资源,或是展现出主人公修复自己内在资源的过程。 如果你自身内在资源不足,你可能并不知道内在资源充裕是怎样的体验。而阅读则是获得这种体验的途径之一。另外,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可以作为示范,帮助你了解如何用言语表达感受,为情绪赋予意义。

  2. 寻找他人的帮助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,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认识到一些内在资源丰富的、愿意帮助我们的人。我们可以在个人的友情和亲密关系中找寻这样的人,也可以通过一些互助活动来认识有助人能力的小伙伴。当你找到这样的一个人之后,请好好珍惜他们的存在。

分享
点赞2
打赏
上一篇:2018年,我们该如何看待微信小程序?
下一篇:从注意力曲线入手,解决拖延问题